由于各種人為或者非人為因素的影響,在外部環境(如海洋環境、地下水環境和冬季撒鹽除冰環境等)的侵蝕下,鋼筋混凝土等構筑物受到環境中的氯離子、硫酸根離子等腐蝕離子的作用,使得其整體強度和抗滲性能大大降低,影響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使用壽命。
 
  現有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普遍存在由于氯化物腐蝕鋼筋和混凝土碳化而導致結構耐久性下降問題,由于鋼筋結構腐蝕所引起的重大安全事故不在少數。1967 年建于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跨密西西比河標號 1-35W 鋼筋混凝土公路拱橋,使用了僅僅 20 多年就出現橋體嚴重腐蝕現象,在采用局部修補方法進行修復后不久又出現了腐蝕和混凝土裂縫問題,最終于 2007 年發生重大坍塌事故;1979 年建成的北京西直門立交橋,在常年冬季撒鹽除冰的“鹽害”下使用不到 20 年就被迫拆除重建1。2003年出版的《中國腐蝕調查報告》中披露,我國建筑腐蝕情況比較嚴重,華東、華南27座海港、引橋腐蝕破壞占74%,22座水閘在使用7~25年內,腐蝕破壞達56%,青海某鹽廠由于廠房嚴重腐蝕,使用僅6年后便停產,經濟損失達1億元2。
 
  通常建筑材料的鹽化腐蝕包含鋼筋腐蝕和混凝土腐蝕:
 
  一、 鋼筋氯鹽腐蝕損傷1
 
  由于混凝土中高堿性(PH>12.5)的孔隙液在鋼筋表面能夠形成一層鈍化層,可以有效的防止鋼筋遭受腐蝕侵蝕。在使用后期由于混凝土的碳化和氯離子的侵入,會破壞鈍化層從而加速鋼筋的腐蝕。
 
  氯離子的侵入導致鋼筋的腐蝕,其本質上是一種電化學腐蝕,可分為“陰極”和“陽極”兩個腐蝕過程。在鋼筋陽極發生氧化反應,鐵原子轉化為鐵離子,鐵基體發生損耗;在陰極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氧根離子(下圖為鋼筋電化學腐蝕示意圖)。在鋼筋氯鹽腐蝕反應過程中,氯離子不僅破壞鋼筋表面的鈍化層膜而形成腐蝕電極,并且氯離子在電化學腐蝕過程中主要起催化作用,在整個腐蝕反應過程不消耗氯離子。因此,氯離子的存在大大強化了鋼筋腐蝕效率。
 
  氯離子侵入的鋼筋腐蝕表現為局部點蝕、坑蝕,雖然點蝕的腐蝕面積較小但腐蝕深度較大,易引起結構應力集中,出現毫無征兆的脆性破壞。并且,氯離子在鋼筋腐蝕過程中主要起催化作用,微量氯離子的存在會極大的加速鋼筋腐蝕速率。同時,鋼筋銹蝕產物會發生體積膨脹,其體積為原始體積的2~4倍,這種鋼筋銹蝕膨脹力不僅會影響鋼筋與混凝土界面之間的粘結性能,而且會嚴重破壞混凝土強度致使其剝落、開裂等損傷。
 
  二、混凝土鹽腐蝕性能影響3
 
  導致混凝土結構性能劣化普遍的腐蝕原因是氯離子、硫酸根離子侵蝕。氯離子和硫酸根離子通過擴散與滲透作用進入到混凝土內部,與混凝土中化合物發生反應分別生成水化氯鋁酸鹽和石膏或鈣釩石等難溶鹽,這些化合物填充混凝土內部的空隙,使得混凝土抗壓強度增加。但隨著時間變化,生成的水化氯鋁酸鹽和難溶化合物會結晶產生體積膨脹,在混凝土內部形成極大的結晶壓力,當膨脹達到一定程度時,引起混凝土開裂或者碳化,這進一步為鹽離子侵入提供條件,從而加快混凝土構筑物的破壞。
 
  在一些海洋環境、鹽漬土環境,外部侵蝕性離子很容易透過鋼筋混凝土多孔的結構由外向內擴散,使得混凝土以及包裹在混凝土結構中鋼材料的強度和穩定性遭到嚴重破壞。因此,利用X射線熒光分析儀定期檢測監控特定環境下的鋼筋混凝土中氯離子、硫酸鹽等離子的含量顯得尤為重要。
 
  橋梁橋墩鹽害案例分析
 
  沿海地區或冬季常使用除雪劑的北方內陸地區,橋梁橋墩等鋼筋混凝土結構極容易受鹽害侵蝕。西日本的道路管理公司和日本金澤大學的久保教授共同研究日本沿海地區以及內陸地區的橋梁橋墩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鹽害影響。
 
  使用伊諾斯手持式X射線熒光分析儀分析了橋墩表面的氯含量,同時分析比較了從外到內不同厚度層的混凝土中氯含量。通過分析可知,混凝土中氯含量高的環境下,混凝土中鋼筋的腐蝕情況比低氯含量混凝土要嚴重得多。
 
  利用伊諾斯DPO分析混凝土氯的含量,建立不同氯含量與混凝土內鋼筋腐蝕程度的關系,能夠有助于客戶判別鋼筋混凝土發生鹽害腐蝕的程度,從而提前采取措施加以維護保養等等。